欢迎访问
讨论版列表 - 奇思异想 - 主题数: 79 | 文章数: 89 | 管理员: (无)

奇思异想

版面 | 文摘区 | 马克区

文章数: 1 | 分页: << 1 >>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1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6-11-04 21:34:55 PST
标题: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
关键字: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
那岂不是说只要够专注,人人都可以至少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世界顶级的水平?意志力坚定的人不少,为什么真正成功的确是凤毛麟角呢?除了坚持以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60 条评论
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684 个回答
田吉顺医学、妇产科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丁香诊所,私信前先…
12620 人赞同
「一万小时定律」并非适合所有领域,即使有很强意志力,也很难在3到4个领域成为世界顶级。
问题回答完毕,以下是解释。

「一万小时定律」怎么回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10000不是确数,不是说你得不多不少正好10000小时。大约可以理解成平均需要10000小时。比如说有研究显示,要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级水平,刻意训练的时间从3000小时到25000小时不等,差不多平均6700小时。

正如很多知友所言,这个说法来自K. Anders Ericsson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所以要了解这个说法到底怎么回事儿,应该看看原始论文。
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明确指出Deliberate Practice,也就是刻意的训练。
其实,在19世纪的时候,就有说法,认为你只要是花足够时间,就能在你花时间的那个领域做得很棒,但是忽略了花时间练习的内容。到了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其实如果仅仅是简单的重复,你很可能只是达到一个平台的水平,而不是达到最棒。所以,Ericsson提到了刻意训练这个概念。
为了能把刻意训练说清楚,Ericsson把刻意训练和另外两种活动做了对比,玩儿(play)和工作(work)。

    玩儿(play)这种活动的特点,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要实现的目标,你做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内心的欢愉感。所以你每天去打篮球,玩儿的时候也是想要进球想要赢的,但是如果仅仅就是图在场上打篮球时的那份快乐而没有去“刻意训练”的话,仅仅是玩儿10000个小时,你是达不到顶级水平的。同理可得,你上了10000小时的网也成不了网络工程师,看了10000小时的电影也成不了优秀导演或者演员。你说你就靠玩儿着,就把自己玩儿成顶级专家了,那可能性很小。
    工作(work)这种活动的特点,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的劳动,而且往往还存在竞争,所以你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也有一定压力,这样看上去比玩儿更“刻意”的训练了,那么能不能达到顶级水平呢?你算一下如果一个月工作20天,每天8小时,大约一年2000小时,于是工作5年的人是不是就成为你那个领域的顶尖级专家了呢?也不是。因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还在于它的驱动力在于外部奖赏,也就是你的薪水。你为了你的薪水去工作,当你对目前薪水满意的时候,可能也就失去了进一步突破瓶颈达到更高一个水平的动力。所以,世界上有很多职业运动员,但是他们中的顶尖级专家还在少数。工作10000小时,也不能让你成为顶级专家。


接下来就要看刻意训练了。
首先,刻意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如果你仅仅是喜欢这种活动,仅仅靠爱好的支撑,而不是以顶尖级专家作为目标,在一些反复的训练之后,你的爱好可能会被耗尽。而刻意训练的过程是常常是痛苦的,枯燥的,可以说是磨练。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可能很难坚持下去。刻意训练一个折磨人的原因在于,它迫使你一直处于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得不停的关注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训练效果,而无法进入无意识阶段。

那么顶尖级的专家有什么特点呢?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超强的决策和执行能力。比如顶尖级足球运动员可以很快而且精准的阅读比赛,使自己出现在最该出现的位置,做出最适合的动作实现自己的想法,为球队获胜做出贡献。顶尖级的医生可以很快从各种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然后给出恰当的处理。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有两个判断系统,一个是经验系统,一个是分析系统。经验系统可以自主运作,轻松舒适,占用精力少,当然,可能也经常会出现问题;而分析系统需要你对复杂的信息作出处理,并且进行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经验系统不断的为分析系统提供建议:印象、直觉、意愿以及态度。如果这些建议被分析系统采纳,那么印象和直觉就会转化为信仰,灵感也会相应的转变为自主行为。
而我们大家都是“认知吝啬者”,就是说我们都倾向于省事儿,倾向于靠经验和个人直觉做出判断,我们喜欢利用经验系统,从而可以避开费神费脑的分析系统,减轻认知负担。
所以刻意训练就是训练你的经验系统。通过训练,你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行动,并且在相应领域内不用集中精神就能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
就好像顶级足球运动员在场上时,机会稍纵即逝,他们的很多判断是直觉判断,但是也非常准,就是通过刻意训练使得自己在这方面的直觉判断的准确性提高。再比如一个年轻医生面对复杂患者或者复杂手术时,会觉得千头万绪,从而出现紧张和压力;而专家级别的医生,就可以凭借自己已经内化到经验系统的临床思维方式,很快的对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
这些专家,在经历过刻意训练之后,可以轻松的感知自己所面临的形势,然后找到解决方法。

除了认知方面的训练,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实际行动上的训练。
其实,很多人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这个水平其实还达不到顶级专家的水平,这只是你通往专家级别道路上的一个瓶颈,大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缺乏足够的精神动力,从而不会进一步的刻意训练磨练自己,也就只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了。
比如说你是个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在学校里经常可以获胜。这是一个不错的水平,但是,如果没有刻意训练的话,也就只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了,还算不上乒乓球的专家级水平。
所以,刻意训练当然包括一些重复性的训练,但又远不止于此。它需要你以更加严格刻苦的训练来突破水平的瓶颈。

如果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来看,刻意训练里的认知和行动上的重复训练,倒是可以对应成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练习了。
下图是你进入某个领域后,不断提升自己时所经历的阶段,可以非常直观的表现出前面讲的内容。

图片来源: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刻意训练和普通的重复性训练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在于反馈。
通俗的讲就是刻意训练需要有人的指点。试想一下,如果你重复性的训练过程其实都是错误的,那么你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很多专家和普通从业者之间的差别,可能仅仅是某些细节上的,但是很多细节的积累,就表现出水平的差异。
阿图·葛文德是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中唯一的一名医生。他曾经描述,自己工作多年之后,虽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总感觉还不够满意,感觉总是突破不了上升的瓶颈。于是,他自己出钱雇了一位资深退休的外科医生,请他在自己手术时在旁边看,然后给出批评意见。结果发现,其实很多细节上自己是有上升空间的。所以他说,很多世界顶尖级的网球运动员尚且有自己的陪练教练,一个医生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教练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反馈的重要性。
因为训练的结果,就是把理性判断内化到你的直觉之中,而你自己的直觉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给你指出。这个反馈不是表扬,而是非常明确的指出你的问题所在。只有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你才可以获得提高。

既然刻意训练的要求这么高,那么,要成为顶级专家水平,就要面临很多的限制。
比如前面提到的精神动力的限制。另外,还有努力程度的限制。比如有研究显示,要达到训练的强度,在不同的领域,可能需要坚持每天至少1-8小时不等的训练。当然,训练的设计也要科学,还有研究说,某些领域可能每天超过4小时的训练,效果可能不见得会更好;但是如果少于2小时,那么效果就肯定不是最佳了。
除此之外,还有资源上的限制。最简单的例子,像阿图医生那样的情况,前提是他能雇得到高水平的资深退休外科医生来给他反馈。

另外,人们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就的年龄也各不相同,这和人类的体格发展、智力水平发展有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同的运动,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在最适合的年龄,达到相应领域的最佳状态,已经很不容易,就更不要说3到4个领域了。

所以,意志力其实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你是平时下班回家业余时间从事训练,或者仅仅是做这份工作,即使搭上再多时间,也很难达到顶级专家水平。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是不是适合所有领域呢?
也不是。
很多人在关注某件事物的时候,可能更容易被他愿意关注的内容所吸引,而忽略了一些先决条件。在Ericsson论文开头,就提到了在运动、艺术和科学领域,就是说这个理论也是有限定条件的。但是,有很多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通俗书籍都把重点放在了赞赏刻意训练的好处上,而没有明确指出刻意训练在哪些领域不会产生什么积极效果。
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Daniel Kahneman和Gary Klein合写了一篇论文《Conditions for Intuitive Expertise:A Failure to Disagree》,讨论了关于直觉判断的一些内容。可以说给「一万小时定律」又做了很好的条件说明。
Kahneman的文章里认为,假如你所做的事情里,存在着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如果你反复做这件事,并且不断从外界获取准确反馈,改进自己表现,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名专家。
所以,存在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先决条件,Kahneman称为“高效”领域。比如医生和消防员从事的活动,就属于这个领域。这也和Ericsson文章是一致的。
而如果结果是完全无法预知的,那么就是“零效”领域。比如预测一个人买的股票的价值以及政府远期政策的预计,这都属于零效领域。在这样的领域中,各种干扰因素极多,运气成分很大,就算你下了很大工夫进行刻意训练,恐怕也难成为专家。
而在Michael J. Mauboussin的《实力、运气与成功 (豆瓣)》中,则把各种活动归结为实力与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有些事情实力的成分更大,有些事情运气的成分更大。
比如百米短跑就是实力几乎占了100%的活动,而买彩票则是运气几乎占了100%的活动。如果一头是买彩票,一头是百米短跑画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其他各种活动根据实力和运气成分的不同,就出现在这条直线的不同位置。所以,刻意训练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实力,那么越是靠近实力一端的领域中,「一万小时定律」效果就越明显,越是靠近运气一端的领域,效果就越差。比如投资这项活动,其实就比较偏向运气一端,起码想要找个理想的反馈都很难,要说提高投资领域的直觉判断力,似乎就有点不大靠谱了。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的效果恐怕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最后,再多嘴说一点,其实,要成为世界级的顶级水平,恐怕只有刻意训练还不够,还得需要一点天赋。
不少和「一万小时定律」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当中,都过分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好像一个人的表现和他的天赋没有什么关系,你只要花上功夫刻意训练就够了。但实际上,有研究显示,现有的证据,并不支持所谓的“个人天赋对他能否有高水平表现无关紧要”这样的观点;甚至根据不同人的天赋情况,可以更好的预测像国际象棋、音乐等很多领域中复杂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预测在高水平执行者中谁最可能胜出。
在那些需要实力的活动上,个人天赋也很关键!就是说,通过刻意训练,在某些领域你可以达到顶级专家水平;而如果要强中更有强中手,成为世界级大师,恐怕就需要一些天赋了。
编辑于 2015-05-10 239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申请转载
Sky李晓峰钛度科技创始人, WCG2005 2006 魔兽争霸项目世界冠军
1086 人赞同
看到大家都从不同的领域入手谈论“一万小时”的话题,我也从我之前所处的电竞行业,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当我在电竞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之后,很多人都把我标榜成学习和赶超的目标,我也经常会收到很多电竞爱好者或者家长的提问,其中问到最多的是这么一句:我很热爱电子竞技,我有机会成为职业选手么?

如果换在几年前回答这个问题,我肯定会给出很多专业建议甚至直言不讳其中的残酷,但是现在,随着电竞行业整体的发展日趋成熟,电竞职业选手正在逐步成为一个认可度、接洽度更高的“大众职业”。

我想通过自己十多年的电竞生涯,加上一些心得感悟,结合流行已久的“一万小时”理论,给更多年轻朋友阐述一个道理:只要你正确地理解并运用好“一万小时”,你就能够在电竞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关于“一万小时”

我当时第一次看到“一万小时”这个理论时就觉得特别有趣,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后,我便在脑海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一万小时”定律在电竞行业是否同样适用呢?

想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一个概念:所谓的一万小时并不是确数,这只是一个平均值,或者更加模糊一点来说,一万小时只是一个衡量标准,仅此而已。

再来谈谈“天赋”

说到电竞行业,和其他成熟领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电竞行业目前在中国仍算是新兴产业,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未知和机遇,这些都可以看作电竞行业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的存在,让“天才”这个词在电竞圈时常被提起。

我的职业生涯里也遇到过很多天才选手,像大家公认也比较熟悉的CQ2000、xiaoT等等:CQ2000是中国电竞最早的领航者之一,xiaoT可以说是一战成名的代表……这些人都有着高于常人的天赋、灵性,而另一方面,这些电竞圈里的“天才”们可能并没有太强的持续性、延续性。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心态都有很大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时间上的付出并不算突出,某些时刻他们甚至处于“懒惰”的状态。

我们也可以转换到传统的篮球领域来看,比如大家熟知的科比和麦蒂。这两位都是公认的天才型选手,但他们在事业上获得的成就却大相径庭:科比获得过5次NBA总冠军,而麦蒂则始终无法走到最后。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深究,但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个故事——“凌晨四点洛杉矶”。

天赋可以决定你进入一个行业的起点,但可能没办法直接决定你会达到的高度。

回过头来说说“时间”

说回“一万小时”的概念,我在前面也提到了一万小时更偏向于一个衡量标准,它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立体的表现,具体可以拆分成很多部分。

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时间本身:想要在电竞行业取得过人的成就,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时间积累,这些时间是你在游戏细节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保障。就拿War3来说,一个选手在一局比赛中需要关注的点非常多,战术转换、建筑布局、骚扰时机、MF路线……这还不包括操作本身,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的推敲、改进,这些都需要时间上的累积。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打职业的时候,每天的训练量都是十分固定且惊人的,少则12、3个小时,多到18、9个小时,这些持续的时间投入,会对我自己形成长效、稳定的刺激,对于一些习惯性记忆的养成是很必要的。要知道,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很多机会和抉择都在一念之间,我们做出怎样的判断,更多的可能是出于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就是积累的成果。

“质量”很重要

然后,是不是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我们的游戏水平就一定可以提高?也不一定。这里就要引申出“质量”这个问题。这是十分好理解的一句话:你整天和一群低水平的人对抗,效果肯定不如和一群高水平的人对抗。

还是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从下定决心想要成为职业选手开始,就一直渴望和比自己更强的选手交手,即使我很难从他们身上取得胜利,但这样一个痛苦甚至是自虐的过程,却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强的动力和更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所谓的“质量”。就好比如今的职业选手,他们在平时训练中要么约战其他职业选手,要么和高水平的路人玩家对垒,绝不会把时间都消耗在“虐菜”上面,因为这是收益甚微的。

类似的例子在传统体育里面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之前惊动足坛的“莱斯特城奇迹”,他们的当家球星瓦尔迪就是真实的写照。瓦尔迪从15岁就开始接触业余足球,虽然他在效力过的球队中一直都表现出色,但由于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的对抗,在加入莱斯特城的第一年,他的状态其实相当糟糕。试想下,假如瓦尔迪从踢球之初就效力于高水平联赛,他的成就或许会更快取得。

千万别忘了“反馈”

此外,还有一点,在于反馈。当你保证了一定量的高质量训练后,反馈又成了很重要的一环。反馈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他人和自己。

当你身边聚集着一个或多个“良师益友”一样的人,他们可以对你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俗话说“旁观者清”,身边人的视角和看法,肯定和你自身有很大区别,多听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对自己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

自己的反馈,最重要的地方在于自我总结和修正,这也是我以前一直喜欢做笔记的原因——我在每次失利后都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错误和问题,这些失败的案例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

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所想表达的意思:当你全情投入到电子竞技,并为之竭尽所能付出所有,终有一天你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电子竞技的今天,犹如雷雨过后阴霾消散的天空,更容易引人注目,也更需要有梦想肯付出的新鲜血液。梦想,始终是支撑电竞蓬勃发展的最强动力。
发布于 2016-07-01 127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wsivoky ⎝≧⏝⏝≦⎠
941 人赞同
原文叫做 deliberate practice,大多数人忽视了 deliberate。很多人做了一辈子的饭 ,做到了国家特级厨师的水准吗?那些发微博数万条的,几十万字写了吧,那么是作家了吗?

最早是1993年发表在一份心理学期刊上面的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概要就说得很清楚: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ven among elite perform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ssessed amounts of deliberate practice. 


什么才是dp?我以为专门针对 weakness 训练才算,不练到郁闷、痛苦、想吐、想死... 都不算。

对小提琴或者其他器乐学习者,这是关于dp的一篇好文:
The Most Valuable Lesson I Learned from Playing the Violin


btw, 仔细看论文才算deliberate practice,跑知乎问问题应该不算。
编辑于 2013-10-24 45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Ronnie X美股、投资、会计、金融、财报等 8 个话题优秀回答者
955 人赞同
一萬小時定律至少包含兩個方面:

1. 持續專注的意志和態度;
2. 正確的方法論。

如果只學到態度,而不去研習正確的方法論等於白搭。

Malcolm Gladwell 寫「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的時候,說的是「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平,他的練習時間就必須超過10000個小時——任何行業都不例外」;而不是「一個人練習時間超過10000個小時,就能達到世界水平」。

「練習10000個小時」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

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都有大前提:老天有沒有赏給你吃這門飯的本事。
编辑于 2013-09-16 65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Bart 理想主义,以行践言。
459 人赞同

只要你足够专注、善于思考、勤于总结,1w小时可以让你在很多领域独当一面。以柳比歇夫为例,他从1916年(26岁)到1972年(去世),56年如一日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开销,他应该是1w小时最好的研究模板。

柳比歇夫每天的纯工作时间为7、8个小时。纯工作时间不包括吃饭等日常活动,也不包括工作的时候开小差的时间,就是专心于做你手头上事情的时间。按一年365天,一天7.5小时计算,56年如一日,他专注于做事情的时间为: 365*7.5*56=152040h .柳比歇夫取得的成就部分摘录如下:(如果感兴趣,可以查看格拉宁写的《奇特的一生》)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
    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


不要觉得坚持1w小时很容易,你可以自己试试每天集中2个小时的纯时间做一件事情!对于背单词这样无爱的事情,不说1w小时,每天2个小时坚持一年,绝对能把你熬吐血!2009年的时候,我知道1w小时法则,当时为了激励自己学习英语,在笔记本写了下面的列表。(注意:下表没有经过仔细考证,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只是个人的主观推算。)

        海伦凯勒,又聋又瞎,用手感觉老师舌头和嘴唇的动作,学会说话。 三年时间,估算每天8小时,3*365*8=8760h,参考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钟道隆,逆向英语,自学一年成翻译。一年时间,估算每天5小时,1*365*5=1825h,参考书籍《英语学习逆向法》;
        李阳,疯狂英语,高中时,曾一度是我的偶像。当时他在兰州大学读书,四个月,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全校第二名。四个月不可信,估算6个月,每天8小时,6*8*30=1440,好像任意一本疯狂英语的书都有这个故事;
        俞敏洪,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把第二册到第四册的200多篇课文学完了。估算75天,每天15小时,75*15=1125 ,参考某大学励志视频。当时记得视频里面还有一句话,如果谁能做到把新概念英语4册背到滚瓜烂熟,xdf直接录取你为老师。如果你能坚持1w小时,我相信你在新概念这套教材绝对可以称得上权威;


一个人一生想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世界顶级水平,这不太现实,这几个领域应该可以排一下优先级。选定一个领域花费做1w小时之前,麻烦你想清楚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只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不感兴趣。其实你可以这样问自己,“如果有花不完的钱,我会做什么?如果我一无所有,你会做什么?”这样大概就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了,然后再考虑1w小时的事情。

成功学会告诉你地球是圆的,从你站的地方往一个方向走,一定会绕地球一圈最后回到起点。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前方可能有火山、有悬崖、有海洋,你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有坚定的信心、有足够的耐心,才能绕地球一圈回到起点。成功学大多数时候只能告诉你往前走,却忽略往前走过程中的太多细节,你如果不会自己思考、总结、执行,最后有1w小时的积累也是白搭。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用了1w小时没有做成什么,你把自己这1w小时的失败经历写成书出版,肯定也能成为畅销书,书名我给你想好了,《1万小时不能做什么!》。我想作为失败学的开山之作,我肯定会去购买这本书的,我会好奇什么事情每天做5个小时,5年半不间断,却做不成功。

在Malcolm Gladwell《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的中文版《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10,000-Hour Rule”应为“一万小时法则”,而不是“一万小时定律”。以我的理解,“法则”是方法、是原则、没普适性、不一定正确,“定律”是结论、是事实、有普适性、是比较正确的。

我觉得1w小时法则的意义,是给普通人一种可能成为某个领域专家,触手可及、可执行的方向,它能给普通的你我向上走的希望。至于你最后有没有到达终点,怎么达到终点,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你前进的方法和动力。当人生充满不确定性,1w小时这个可量化的标准,会让你不至于迷茫堕落,而是有方法有希望的前进。
编辑于 2013-12-14 40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warfalcon时间管理话题优秀回答者 战隼的学习探索博主,爱好…
收录于 编辑推荐 •458 人赞同
update:
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1万小时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刻意练习的1万小时。 文章尾部加上一些链接。
刻意练习:最简单的解释是在你技能熟练度的边界进行练习,每一次练习都要突破舒适区,对原有的技能有所变化并改进。对于初学者是变得连续而自动化,形成条件反射,而对于顶级好手,需要把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步骤从新变成刻意而可以自由掌握。

当你每一次练习没有任何变化那只是在浪费时间,并不是刻意练习,也无法算到1万小时的时间之内。所以一些人所做的日常行为,比如吃饭、睡觉、日常工作、学外语、写作等的时间就是达到1万小时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1万小时只是Malcolm Gladwell 在Outliers提出的一种局部现象,没法适用于所有领域,
原话:「一個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須超過10000個小時——任何行业都不例外」。
但实际上达到世界水平,跟职业、环境、运气、时间和天赋都有关,而1万小时刻意练习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它是一种相关性并不是因果性,1万小时刻意练习对于普通人,完全做不到。当你达到中级水平之后,想再提升自己做不到,必须要有环境、教练的支撑,没有足够的资源和钱,刻意练习无法进行下去,因此1万小时理论对于普通人只是一种理论而已,现实中完全不可实现。

而例外的情况和行业非常多,顺手列出几个:

    世界记忆大师冠军,很多国内、外的选手只接触过几个月或1、2年就能在这个比赛中取得世界冠军,在记忆方法中达到巅峰,这不个案,而是一批一批,TED就有一个研究记忆方面的学者,花了几个月时间成为世界记忆大赛冠军。
    一些顶级黑客,有不少人在1万小时前就能在某一方面达到世界级水平。
    奥运会里的比赛冠军,有不少接触都不到10年,照样取得冠军。
    国际象棋、围棋少年成名的国际冠军很多,按时间都达不了1万小时。象美国的塞维安、尼古拉斯·聂,达到国际象棋大师才9岁。
    科学研究也算在内,去除前期的打基础,花在专门的科学研究上不到1万小时出成绩的非常多。
    再补充一下。专业的电子游戏竞争好手,很多都达不到1万小时,但照样能排到世界前50名。

虽然同样是刻意练习,但是有天赋、教练加上合适的环境,同样1小时刻意练习学到的东西可能要其它人几十个小时才能学到。拿围棋来说,两个同样天赋的选手,一个进入传说中中国棋院围棋部(经常有八、九段的职业选手讲课、复盘和推演),一个没进,一年之后这里面的差距可能是几十倍,更不用说一些顶尖比赛中选手的技能相差可能非常小,去看奥运会比较就能知道,很多比赛结果的差距只是0.X秒或几秒,但有些人的运气好或心理控制能力强,就成了冠军,但这两个人在技能层面区别不大的。


我的Blog分享过目前所有1万小时相关的书籍,把刻意练习的文章分享一下:

    《哪来的天才?》读书笔记—牛人是练出来的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影响力2》(Influencer)阅读心得(3)--刻意练习

编辑于 2014-07-25 66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申请转载
Vans Hellsing 释道儒三修 天赋点不够
141 人赞同
看了@蕭瀟 和@wsivoky的答案 都提到了 但都感觉没到位。
提问者是问所谓“1万小时定律”是否具有普适性。
前两位,一位说到了这1万小时的练习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另一位点了一下为何是不充分。
其实理论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里有一个deliberate practice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练习?
1.不要在舒适区练习。也就是如果你俯卧撑能做100个,那么每次做50个,都是你的舒适区,
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2.不要在恐慌区练习。初学吉他的,上来扫几个和弦还行,直接学solo一段加州旅馆肯定会挂。
同样没有任何效果。
3.要在学习区练习。学习区就是舒适区之外,恐慌区之内的部分。
即你踮脚使劲伸手,是能够到的高度,有难度,但是是可实现的。
4.要有反馈。如果你没有足够好的教练来对你的练习进行指导和反馈,那么也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自学是那么的难。因为你得同时扮演练习者和教练两个角色。

总而言之,这个理论的1w小时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具体如何练,怎么练都是有讲究的。
个人观点,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这个理论在大多数场合是具有普适性的。
编辑于 2013-09-30 11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阮佳欣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
62 人赞同
每次我在写答案前,都是要把之前大家回答的都看一遍,不禁觉得大家真的很有才。
知乎实在是一个开阔思路的好方法。
关于一万小时的定律。大家要知道,规律是总结的。总结的必然是前人的经验。这就是说明1)这是很多别人证明对的;2)但不一定是你的对的(不一定就适合其他人)。
这个定律可能是研究者研究了很多大师,蓦地发现,确实很多大师真的有了一万小时的努力。但是这些大师中,有的可能是10000小时,有的是9000小时,有的是11000小时,有的再慢一点可能是15000小时,有的天生聪明,说不定是8000小时。但是,这些都是小误差,在科学研究中,是要寻找一个规律的东西的,这就是找共性。共性是需要忽略一些个性、忽略一些误差,然后去找到可能的规律。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的是,大师们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在这里,包含了不同的专注度、不同的热爱度、不同的资质、不同的时间)但是这些大师相比于普通人来说,他们都是算是有个共同点了。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能人,不是说你一定要花多少时间(你的各种条件都不一样)
而是:你想去某个地方,前面有2条路。告诉你很多大师是走的A条的,你也想成为那样的人,你就可以去走那条路,但是不是说,你走了,就是大师了。但是你要是走相反的了,比如天天不去花时间做事情,那么你永远到不了。
PS:一万小时定律还忽略了,有些人真的就是有天分的,确实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工作还是找自己愿意做的,愿意花时间的。自愿的付出,就不会患得患失,畏畏缩缩,因为做的时候也是享受的过程。或者,你可能不喜欢做神马,但是你明白你做什么是为了什么。那也OK。
希望楼主追随自己内心。
发布于 2013-09-19 7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Blues 走过
104 人赞同
有了一万小时积累, 你才有机会和别人拼天赋。在此之前都是拼努力。
发布于 2013-09-16 23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 Enjoy the world.
89 人赞同
不错,这个世界上意志力坚定的人确实不少!但是题主别忘了一万小时定律中有个很强的前提就是你一定要保持在熟悉体系和完全不熟悉体系的“中间地带”进行学习。假设你在学一门乐器,花一万小时每天重复弹同一首“小星星”能够称为世界大师么?如果每天都在已掌握的曲目上去进阶更高难度的曲目的话,一万小时足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奏家了。
一万小时定律追寻的是自身能力的创造与发掘,而非单纯的体力劳动。
发布于 2013-09-16 12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李忆非 英文,口语,时间管理
35 人赞同
我的观点是:赞同顶尖水平需要时间的积累,但是还有一条定律不要忘了,“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然后我又总结了另外一条定律,“事物的成熟具有周期性”,并非你马不停蹄地加速这1万小时就会成功。

关注这个定律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这么关注呢,着实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好玩的事情。比如除了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户外运动,游戏,App开发,吉他,记忆法都是很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很多东西自己又想做到专业水平,不然体会不到其中的快乐和痛苦(很多时候当你体会到一件事情的痛苦方能在之后真正爱上它)。但是如果这条定律是如此正确的话岂不是说我每个领域都要花去很久的时间吗?

看了评论大家都基本认同,“想做到世界水平确实需要很久时间的磨练,但是你花了时间未必就是大师”。我也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就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普适而没有太多建设意义。
那么我的观点则是首先非常赞同时间的积累,而且越是高端的领域越是如此,尤其是我所从事的科研领域。本科四年加上博士五年九年的时间都未必敢称顶尖,否则你让那些大牛老板(比如Peidong Yang)的一年发几十篇paper的人情何以堪。科研不光积累的是书本知识,还有如何做出标题醒目内容充实的PPT,如何在做presentation时能自然地回答各色人种尤其是印度人的令人发指的英文提问,如何写proposal申请更大的funding,如何总结实验的失败找到根源,还有会Photoshop的话你的paper被接受的概率会增加的哦……一个有经验的科学家可以在一星期内完成一个关键实验,交给一个一年级的研究生菜鸟,别说原创光是重复给两个月都未必能完成。为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经验的人知道哪些环节会出问题因此会格外小心,即便失败也会用科学的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分析,而菜鸟则走马观花地做完了事,中间环节各种不靠谱失败了都找不到在哪失败了。任何行业经验多绝对是个好事情。
但是仔细想来我这么多年难道真的是每天在搞科研?本科四年干嘛了,上基础课,参加社团活动,放假时休息旅游,准备出国。即便现在研究生也是每天要抽出时间学习新语言,整理LinkedIn,facebook,豆瓣等各大社交网络,每周要看电影,刷Quora和知乎,并开始学习金融知识。所以说看上去在这个领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其实并没有花去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假设我这些业余时间全部花在我所处的领域会不会让我现在有种屌丝逆袭的情况发生呢?这个问题早想过,如果真能如此我早就不会做这些无意义的事了。为什么?因为做科研就有周期性。老板通常交给博士生一个项目,做的好的可以同时开展两到三个,但无论你做的有多好项目是别人给的,一年的东西就是一年做出来,做快了无非是多发半篇paper没有多大意义。而实验本身更是如此,一个两天的实验着急也没用它就要花这么久。那么这期间我可以多读文献啊观察前沿进展啊,总之花在一个领域上集中火力干大事好处多多啊。非也!文献当然是要读的,这本身也是一个积累,很多idea都是从别人那来的。但是不要走极端恰到好处就可以了,很多paper过后都不会用上,倘若换一个新项目去做那么你还是要重新读新领域的文献和工作。其它领域也是类似,除非是类似游戏公司要上线新游戏了所有人都加班赶项目,大部分人都处于正常工作节奏中,处于一个组织或是团队中。你就算每天都在本领域钻研这种多出工作内容以外的东西未必会出成果会得到leader的赏识。
所以这引发了我的一个总结,“事物的成熟具有周期性”。那么对于我来说,这中间预留下来的时间就成了我充电了解其它领域的最好利器。于是这个过程也响应了另外一条算是鸡汤的东西吧,就是“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如何领用业余时间”。我觉得这句话并非鼓励大家都不务正业,它更多是说给处于奋斗中的,不喜欢现在工作想转行或是有雄心壮志做大事的人听的。
那么我这些业余时间都干嘛了呢,实在是太多了哦,前面也提到了一些。两年前还在准备托福考试,有一天心血来潮学起了日语,觉得语言具有相通性,可以英语日语一起搞。然后第一天就把50音图搞定了,当然我用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法。后来一直没碰过,然后一年前开始学基本的语法,又过了几个月到现在保证每天背几个单词,现在词汇量有一千了。每天用软件背词效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必发生在等公交或是吃完饭发呆中,丝毫不影响干正事的时间。什么?你日语学了两年了才这么点词汇量啊,仔细一看哪里有两年啊,加一起不到几百小时吧。况且这中间发生了多少故事,搞高端科学研究,英语从不敢开口到应付老印不成问题,开车终于敢上美国的高速了~~我又不需要考N1也不打算留学日本我才不着急呢,因为我正是利用周期性原理充沛我的业余学习计划。把第二条和第三条定律结合起来就是1+1大于2效应。
所以说啊,我不知道原作者的一万小时是指真的一万还是看上去的一万,如果只是看上去的话那确实要挺久的,不过我在这期间还干了好多其它的事情,这些都会为我的生活加分的,谁在乎我在其中一个领域是不是一万呢。


最后总结回答提问者的问题,“那岂不是说只要够专注,人人都可以至少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世界顶级的水平?意志力坚定的人不少,为什么真正成功的确是凤毛麟角呢?除了坚持以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要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利用1+1大于2效应,你可以在一万小时之内同时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专家水平。世界水平我不敢说,毕竟很难的事,貌似你也没这个必要。
    学会总结,经常发现并改正错误,比如发现他人的谈话有你想知道的东西那就及时求教。保持创新,比如用百度云收藏投资界网站的文章,不用复制粘贴。持之以恒,用专业水平要求不只是玩玩,就可以成为凤毛麟角了。


@warfalcon ,这位仁兄提到了世界记忆大师,我正好有所经历所以也来谈谈。我还在W大读大一的时候,加入了一个叫记忆协会的社团。这个社团是我当时一位大四的学长Y同学办的,他之前刚拿到过世界记忆大师赛冠军。我和W同学以及很多其它同学都是慕名而来,里面有从大一到研究生各年纪同学。平时就是每周一次例会,主要就是比赛,做游戏,交流记忆法。比如记乱序数字字母,扑克牌,图片什么的。分组打比赛,总之气氛很好。当时从图书馆扒来不少记忆法的书,我们主要推崇右脑形象记忆法,当然Y同学也是主要依靠这个方法打比赛的。当时每个人自我介绍为什么来到记忆协会,W同学看上去很普通,说是因为自己英文不好想来记单词才来的。每周并不是重复性的内容,而是有前冠军和他的一些帮手作指导,有教材做后盾,有个气氛大家一起学,所以进步很快是显然的,而且难度也在加大。后来我因为其它社团的工作和学业上的任务逐渐退出了这个社团的活动。但是我听说W同学在当年的10月在广州就拿下了全国赛的冠军,尔后顺势又拿下了世界记忆大师称号。人家一个暑假在家没怎么出门,闭关修炼。看上去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其实是有前人指导,有书籍的帮助外加自己独创的方法和持之以恒才造就了W同学的成功。而且并不是拿下了这个冠军就万事大吉了,他必须持续地修炼,融合新知识。第二年,他蝉联了冠军,还打破了世界纪录。毕业后创业成立了一个教育机构。一旦成立教育机构就必须思考怎样将记忆法和学科和生活万事结合起来了,这期间又有多少故事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W同学在其中必定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所以看上去很速成的冠军其实没那么简单。
编辑于 2013-10-07 10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 人生に答えなんかないんだ
51 人赞同
刚看完@采铜老师8月上架的自选集《开放的智力》,其中的一篇长文《学习中的信号与噪声,兼谈反脆弱、愚蠢术和一万小时理论》对「一万小时理论」做了透彻的阐述和分析,直接引用如下:

    你很容易发现,有关「一万小时理论」的研究和事实证据,主要来源于棋类、音乐和体育这几个领域。这些领域有几个相似点:

    1. 都是边界清晰的领域,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判断哪些活动是与自己的训练目标相关的,哪些是无关的,例如篮球训练中不会出现用脚带球的练习;

    2. 都有成熟的训练体系,或者高水平导师的长期指导,导师和教练的一大作用就是帮助学员更好地区分信号和噪声,并且监督他们保持对无义事物的远离;

    3. 都是变化较为缓慢的封闭系统,极少出现变革性的改变,例如国际象棋选手所学习的棋谱,都是几十年间长期积累下来的,而古典音乐的学习,也是依循传统远重于求新逐异。

    越是具有这些特点的专业领域,「一万小时理论」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这些领域都极易构造出一个极高信噪比的学习环境,学员只要进入到这个环境中,在专业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坚持训练,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成才。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就成了唯一的变量,这就是为什么「一万小时理论」在这些领域获得了最多的证据。并且,与本文开始部分所描述的信噪比极低的自由互联网环境相比,这些领域所营造的学习环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显而易见,在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行业或领域,是不具备上述三点特征的,接着 @采铜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反问:

    在这些领域,一味追求尽极致的信噪比,把一切干扰因素排除在外,在一个既定的目标下心无旁骛地修行,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采铜 老师介绍了两个对于过度专注不利的证据,一个是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提出的名为「愚蠢术」的策略。

    他认为,一个理性的人或者组织,固然可以在一个理性的目标下理性地选择信息,采取明智的行动,并保持前后的逻辑一致性,但是对这种理性的刻板强调,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路径依赖、证实偏见,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迟钝感,从而抑制创新和活力;因此,人们不妨在一定的场合下,故意抛开理性和逻辑的束缚,让自己「愚蠢」一点,做一点「蠢事」,或者像一个孩子一样去玩耍,反倒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一个关于「刺猬型专家」和「狐狸型专家」的比较。

    用「狐狸」和「刺猬」来类比知识分子是英国思想史家以赛亚・柏林的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认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狐狸型的知识分子,喜好涉猎不同的领域,追求某一个内在的思想体系,并希望用此来解释万物(在心理学家里面,马斯洛就是一只「狐狸」,而弗洛伊德就是一只典型的「刺猬」)。政治心理学家菲利普・泰特洛克在《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一书中,比较了狐狸型专家和刺猬型专家在进行政治预测时的准确度,结果发现,狐狸型专家的表现要明显好于刺猬型专家。他分析这是因为,狐狸型专家由于能汇聚不同学科的思想,因此并没有太多的初始偏见,且即便预测出错时也更敢于及时承认并作出纠正,在预测方法的选择上,他们也更有灵活性和主动性。显然,要成为这样的狐狸型专家,一味遵循「一万小时理论」,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长期专注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万小时理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万小时理论」存在两个隐蔽的缺陷。一是它假定了一个静态的环境,在这种理想设定下,一个学习者在该环境中艰苦锤炼约十年之后,功力终于登峰造极,而环境却基本保持不变,这在大多数现实领域中,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二是它避开了「选择」的问题,从一个完美的既定结果往前推,进行事后的解释,我们确实可以总结出一套因果解释, 但是在一个学习者的起步阶段,他又是如何选定了一个最合适他的专业道路呢?要知道,每一个专业成功者的背后,可能有着更多由于错误地选择了这个专业而中途放弃的人,无人知晓,因为选择必然伴随着风险。


在这样一个充满着不确定的动态世界里,一方面要拥有辨别和过滤噪声的智慧,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专注于某个单一领域,完全屏蔽噪声。既然「一万小时理论」不适合,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去识别各种风险并作出选择呢? @采铜老师卖了个关子,提到了塔勒布的最新著作《反脆弱》,而该书所研究的正是这种矛盾。塔勒布给出的答案是「杠铃策略」。

    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反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地、大胆地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概念神马的最不好理解了,举个例子吧。

    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八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的话,那么你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6.5个小时用在专业学习上(不管你是哪个专业的),在这些时间里,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要让各种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余下的1.5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这其中,一方面你自然可以去看你订阅的那些信息源,当然正如我前面指出的,这仍旧是一种被动的信息获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主动地去探险,去搜索和访问各种没有访问过的网站,或者踏足去从未到过的地点并且观察那里的人和物,或者去和千奇百怪的人交谈。


不过@采铜 老师对「杠铃策略」的解决方法也是持保留看法的。

    杠铃策略倡导保守和冒险、有序和无需、计划和随机的结合,它很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于年轻的学习者来说,他还是会面临选择的困惑。例如,一个经常会被问及的问题是,是应该更多地去学习那些传统和久经考验的东西?


书的末尾,终于给出了解答此种问题的总策略:

    具有主动识别和过滤噪声的意识,尤其对订阅和推荐的内容保持审慎;

    通过长时间尺度、明确目标和主动获取的方法来提升信噪比;

    对所钻研的领域保持专注,但也要避免完全地沉浸其中,可以采用杠铃策略,在专注的同时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

    对基础课程和经典作品的重视应超过时髦的课程,在主题阅读的同时也可以结合随机性的阅读,这两种情境下都可以采用杠铃策略。


以上纯手敲,纰漏处望各位见谅。强烈推荐《开放的智力》,满满的干货。
发布于 2014-09-26 3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
177 人赞同
我心脏跳动的有一W小时了,依然成不了水泵... ...
发布于 2013-09-19 31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莫可看 医生
48 人赞同

    宋朝有个小伙子叫张友正,他内心里很早就有个书法梦,为了实现梦想成为书法家,当时还是普通青年的小张找了间阁楼住下,潜心练习写字。这一宅,就是整整三十年,最终风雨之后见彩虹,宅成了一代书法家,扬名立万。连宋神宗看了他的字都赞不绝口,称其草书堪称本朝第一。
      看到这,您该说了,躲进小楼成一统,我也行。只是,咱宅得越深路变得越窄,人要吃喝拉撒,要柴米油盐,光苦心孤诣地宅着,别说三十年,三个月肚子就得饿瘪。
      此言甚善。张友正家境非同一般。老爸是当朝大权在握的宰相,名下有市值百万的首都豪华别墅。即便如此,张友正耗费三十年挥毫泼墨从小张变成老张,时间并非唯一的代价,吃饭穿衣尚可勤俭节约,每天写那么多字到哪弄钱买草稿纸呢?只有把豪宅挂到中介,卖出三百万钱,用房款供着他写了三十年。
      对于张友正来说,不必为生计奔波,实现理想的路上所差的就是胆识——狠心卖掉房产做盘缠勇往直前,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已离天三尺三,梦想触手可及。欧阳修在《避暑录话》里感慨张友正卖掉别墅换草稿纸,正是钦佩其勇敢决绝。天下有别墅的人多的是,有书法梦的人也不少,难的是敢于舍墅求书,贵在胆识。
      如此看来,对于手头没房却心中有梦的人,岂不是机会渺茫?也不尽然。咱们来看看怀素。
      唐朝的书法家怀素,和张友正一样少年时代胸怀书法梦。《怀素别传》称他家里生活贫困,只能在墙上、瓦上练字。怀素想明白了自身条件:家境不宽裕,没钱没房,如果说一定要有的话,那就是一腔热情。条件贫瘠至此,胜算无几。老怀仍旧曲径通幽一般找到了办法。他投身佛门,和躲进小楼差不多,既找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又解决了基本的饮食起居等生活问题,然后一门心思地苦练书法。练起字来同样有缺纸的问题,为此,他专门找荒地种上芭蕉树,摘取树叶铺在桌子上当纸。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日复一日竟将盘板写穿。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成为一代杰出的书法家。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即便外在条件相差悬殊,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说过,普通人眼中的天才看起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过人,往往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超越平凡步入超凡。这句话被浓缩为“1万小时定律”,意即想成为某领域的行家,需要1万小时的持续训练。换算一下,假使每周训练5天,每天投入4个小时,则大概需要十年的不懈练习才能使梦想成真。假使从训练伊始便设定1万小时的闹钟,那么闹铃响起之时,就是梦想实现的时刻。
      可惜的是,梦想很折磨人,你跟或不跟,它就在那里,你跟进一步,它并不近,跟进一百步,还是那般远。即便痴心不悔地追逐了1万个小时,闹钟也不一定如你所愿地准时响起。从张、怀二人的经历可以发现,张友正用了整整三十年,怀素也投入了十几年,足见实现梦想之路,并不是1万小时定律那么板上钉钉。谁也不知道胜利的最后一秒是否能恰到好处地在那个当口出现。甚至,悲观地看,梦想还总是在常人所拥有的时间之外一秒的地方等待。所以,若是真切地想和它拥抱,就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需要跑得更快一点,坚持得更久一些。
      在这个梦想泛滥的年代里,各种梦想秀充斥荧屏、报刊,更要叮嘱自己避免流连在他人光怪陆离的梦想故事中。常看别人的励志故事,不妨立长志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与其做他人梦想的看客,不如把细细碎碎的时光攒起来,投入到实现自己梦想的储蓄罐里,心无旁骛地换取属于自己的梦想,那也许是1万小时,也许是2万小时。
      如果早早地确定梦想,明确目标,持续努力,你的闹钟一定会不负期望地在某一天,也许那就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早晨或是午后,伴着微风或是小雪,自顾自地响了起来。
      那的确来之不易,看起来却又自然而然。 

发布于 2016-07-23 12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牛哥的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PRC研究室(此账号目前非本…
24 人赞同
不适合。

考虑到加班并做保守估计,一颗螺丝钉在同一家单位的同一个岗位,每天工作十小时(其实很多时候将近十二个小时),每周工作五天(其实很多时候是六天),不考虑多余的请假,那么一万小时就是两百周,大概等于3.8年(个人觉得不保守估计,也就是三年左右吧)。然而他还是拿不到户口,最多过了实习期然后工资加了一些,那么按照题主的理论,这个用一万小时做同一份工作的究极赛亚人却还睡在出租屋的隔板间里,他看到你的提问一定会气得摔手机……
发布于 2016-01-09 20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李少加 知名运营人。公众号:少加点班
99 人赞同
近来的人机大战让我从截然不同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比起竟普通人花10000小时能否成为专家,我更担心的是,哪怕成了专家,数年之后社会还需不需要你。

换句话说,一万小时定律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以及一定程度的误导性。

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它就特别擅于快速“学习”,而如果很不幸,你下定决心投入的领域跟它的商业化道路重合了,那么,个人强烈建议:请保留至少一半的精力资源投入其他领域。

下面,我们讨论的重点是,未来应当规避这些领域?

我们观察下,人工智能,哪怕是低级别智能,它们都擅长:海量数据的存储、搜索、匹配识别……还有很重要一点,它不谈恋爱不需要休息。

换句话说,你若按照上述规则与之进行长跑比赛,它能在原地冷笑着等你跑了9999小时之后,瞬间破碎你抵达终点的光荣与梦想。

按照机器算法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在可见的未来,会受10000小时定律伤害的专业领域有:

重灾区一:依赖经验、数据统计(案例)、数据分析的领域

躺枪职业:(非外科)医生、律师

医生/律师:这两者应该是最需要时间成长同时也是受伤最深的两个领域。事实上Google在几年前就已经做过智能诊断的非商业化试验了,诊断结果准确度极高。

其实不难理解,我们说医生越老越值钱很大原因是因为老医师见多识广,面对病人的大部分症状都能跟以往的病例中进行匹配……而这些正是机器的强项,数据库、搜索、匹配、按照可能性的百分比从高到低列出诊断结果。

可见,高收入与安全度并不成正比。高收入的转行成本反而会成为束缚。

重灾区二:逻辑性强、模板化强的领域

躺枪职业:小编、程序猿

编辑:前几天韩国的一篇报道:“写稿机器人上岗:仅用0.3秒完成一篇新闻稿”……有兴趣者可自行搜索,此处无需多说了。不过,对于原创型、擅长深度写作的编辑,这反而是福音,因为你们的身价因此得以提升。

程序猿 & 程序猿鼓励师:讽刺的是,虽说虎毒不食子,工程师们孕育了人工智能,但它们偏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程序本身恰恰是人工智能擅长的领域:根据需要的业务模型自动输出程序语言、或者依据算法本身不断进行自我调试、优化。不具备道德情感思想的它,抢饭碗时可完全不会手下留情哦。

至于程序猿鼓励师……机器人不需要恋爱,谢谢你。

重灾区三:重复性、规范性很强的领域

躺枪职业:客服、司机、各类技师、翻译等

客服:特指客户不在意你脸色的客服,所以,面带笑容高颜值的空姐们依然是安全的。因为人工智能并不擅长与人互动,它没有感情,它不需要恋爱。至于其它客服,如银行、呼叫中心……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现在已经出现机器取代人工的情况了。

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及相应交通协议的进一步成熟,机器人司机或类似的技师将完全接替这类工作岗位。它们不喝酒、不犯困、没有情绪化,这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

当然,上述提到的职业危机也只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马上发生。

下面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哪些领域在未来更值得我们潜心投入?
我的答案很明确:人类思维的优势领域——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人际交往(情感)相关。

我们之所以不必恐惧人工智能,很大原因正是因为人类是星球上目前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智能生物,而自我意识的延伸:情感、想象力、创造力、追求意义、自省……这些领域在人脑意识研究中暂时还是一个很大的谜团,没能解码,意味着高门槛。

可见,最具价值的事物必然具有如下特征:极具人性创造力的、能形成门槛的、独一无二的、高度人格化的、不容易复制的,找准这样的领域投入10000小时成为专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未来我认为都是值得的。

这类领域包括:新商业需求开发(投资商)、艺术创造相关、各类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创新模式、以及需要高度人性关怀的服务领域(别被好莱坞忽悠了,机器很难真正赋予感情)等。

当然,无论你选择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可以将该领域需要的属性与上述提到的因素进行匹配,如果大都用不上,那么,请慎重考虑。重申下这些关键属性:

    人格化:是否与人性相关、是否有情感关联;
    人性需求的洞察力:能否准确定位市场,把能力转化成货币价值的基础;
    想象力:作为人类独有的意识,想象力是下述创新及创造力、思维力的基础;
    创新及创造力:决定了你提供的价值是否具备竞争力;
    思维力(自省、认知完善、开放思维):能否不断优化自身的思考力,意味着上述提到的属性能否持续进步;

上述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质上,一个人的社会竞争力还是取决于你能力的商业转化程度。


例如,销售类岗位,其核心竞争力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需求的洞察、认知思维的完善,那么,它是符合上述标准的。

又例如,理财分析师,其核心竞争力实质是:客户的投资喜好组合、理财产品的数据库的认知,恩,有点风险……

事实上上图提到的关键属性,不仅针对人与人工智能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我们未来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在成就自我、迈向更高质量的人生境界中,都需要高度重视上述因素。

有关这些因素如何把控,如何协同强化,后续会在我的公众号(少加点班)中进行探讨,对如何适应日益更新的社会步伐,尽量少走弯路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发布于 2016-03-17 41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 三观正,腰不好
325 人赞同
至少在AV行业行不通
发布于 2013-09-16 39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邢天 摄影师
18 人赞同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大多数职业都可以用一万小时精深训练理论成为业内顶尖。

但坏消息就是——

下面三类职业是无法应用一万小时理论的:




1,身体类。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是最难逾越的,并不是在某一个体育领域锻炼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世界冠军,有个人天生身体素质原因,也有伤病或年龄导致体能衰退等原因。

2,需大众认可类。
例如模特,一个面容受过严重外伤难以正视的人训练一万小时也无法成为世界顶尖模特。
再比如一些艺术类工作,例如绘画,大多画师默默无闻,因为并没有行内外的人欣赏他的画,无论他训练多久,这是艺术理念和审美观从根本上的不同。(但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孤独对真正的艺术家并不造成困扰,因为他们做艺术也不是为了成名立万,只是因为喜欢艺术创作本身)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脱离社会训练自己的项目,例如在自家训练把披萨饼扔到房顶的速度,虽然训练了一万小时,但无法评判是否顶尖,因为这个项目只有他一个人在练习,而且此项行为对于社会建设没有意义,也很难有大众认可。

3,必须有他人协作类工作。
比如宇航员,训练了一万小时,但如果没有航天飞船送其上太空,便没法完成其工作,更谈不上是否顶尖了。
还有所有政治类工作,也属于团体工作,不仅无法运用一万小时理论,其工作的最终结果与是否有训练无关。比如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有着经济结构,通讯落后,文化权利,公民自由,议会制度改革,各民族矛盾等等问题,并不是君主穆罕默德六世个人训练之后的一己之力所能抵抗的。






—————P.S.—————


披萨饼扔房顶的梗有没有知友发现来源于《绝命毒师》?
发布于 2016-03-30 5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申请转载
知乎用户 一曲天涯君莫忘
15 人赞同
阅读感悟总结:

刻意训练,而不是惯性的、无脑的、机械的重复。
【发现问题——自力解决】模式:记录问题并分析,找出解决方法并实践验证,贯彻最优解。
专注:让时间用在刀刃上。

坚持:长久的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N+1】:严格要求,并逐步提高要求,循序渐进。不懒散追求简单适应,不盲目追求超难度,取二者之间。
刻意训练自己的短板到痛苦得想死。

要有反馈:这也是为什么自学是那么的难。因为你得同时扮演练习者和教练两个角色。——自学如何获得反馈?

找的那个能让你心甘情愿坚持十年的习惯,才是真爱。——坚持锻炼,坚持主动。

华丽的成功背后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要自己思考、总结、执行。

科学的方法论:有一定天分,加上方法正确,这样才能成功。而不是妄想。
统筹兼顾效应:好好利用业余时间,利用1+1大于2效应,你可以在一万小时之内同时在3到4个领域发展到专家水平。
学会总结、持之以恒——如何才算会总结?——发现问题并改进,结构化提炼精华,归纳出套路或模式。

能在某件事情上付出长久的努力——这件事就可以让你做到非凡。

认真,心甘情愿。

【刻意训练】意味着:既扬长到熟能生巧,又要查漏补缺、不断改进。两者缺一不可。

【一万小时定律】意味着:专注、认真、自我发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等,这些是成功函数的关键自变量。
成功确实难,因为每一个变量都不容有短版;反之,失败就显得非常容易。
可以由自己操纵的只有努力投入的时间和遇到机遇的概率大小;但机遇和天赋不是你能选的。

有点乱。以上。
编辑于 2014-06-14 1 条评论 感谢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李伟 与神角力的孩子
21 人赞同
在不改变生活轨迹的情况下(硬性改变面临饿死),
你每天能抽出多少时间到某领域。
假设:每天两小时,还是100%完全学习状态。
10000/2=5000(需要5000天)
5000/365约等于13.7
就算你14年吧。
在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你需要14年时间,可能在某个领域世界顶级的水平。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领域。

坚持14年的好习惯能帮你一生,我相信。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24.]


Reply

Please log in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