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讨论版列表 - 奇思异想 - 主题数: 79 | 文章数: 89 | 管理员: (无)

奇思异想

版面 | 文摘区 | 马克区

文章数: 8 | 分页: << 1 >>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1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0-05 14:51:07 PST
标题: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获诺贝尔医学奖
关键字: Science

From: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05/4613354.html

10月5日电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报道指出,随后,物理学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1:45公布,化学奖最早将于于当地时间10月7日上午11:45公布,和平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11:00公布,经济学奖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13:00公布,文学奖的具体公布时间待定。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的发现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ōmura、Youyou Tu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人物故事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

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抗疟新药青蒿素发明人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200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其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抗疟新药,而且为寻找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她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1982年出席全国技术奖励大会,领取发明奖章和证书。双氢青蒿素成果1992年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度“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及1997年“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之一。屠呦呦个人1984年被国家第一批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授予最高荣誉奖和终身研究员称号;1994年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十杰妇女”称号;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2004年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Prince Mahidol Award)。2011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一、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在国内(曾由“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3200多种,亦有人做过青蒿,认为无效而放弃),国外(美国结合侵越战争需要,筛选化合物达三十万种)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发现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经大量提取药物,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于1972年,1973年分别就有效部位和青蒿素单体,在海南昌江疟区作首次临床研究,证实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屠呦呦等自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后即着手进行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协作,最终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青蒿素是一个具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也是一个与过去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新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为此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能解决抗性疟疾的新药,而且为寻找新的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1978年青蒿素鉴定会后,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工作继续不断深入,青蒿素获1985年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后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 -x-01号)。青蒿素的发明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981年应WHO的请求,我国同意在北京召开“青蒿素”专题的国际会议,屠呦呦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获得高度评价,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现在世界多国均已广为应用,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

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屠呦呦于1973年首创其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这在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上意义是很大的:(一)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二)由双氢青蒿素结构中的羟基得以制备各类青蒿素衍生物,增效并扩大生物活性,促使当今国内、外对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更好为人类保健作贡献;(三)经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七年努力,得以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又复燃率低至1.95%的新一代抗疟药,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研制简廉”等优点,特别是经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证实最便于病人口服的片剂,在“安全、有效”上,胜于当前注射给药的同类衍生物,被认为是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之优选者!该药于1992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已大批生产,经销国际市场,反映良好,被认为是 “国际上治疗各型疟疾的较理想口服治疗药”。

三、完成“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七五”期间,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质量研究》中“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对青蒿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

四、机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为防止青蒿素抗药性的产生,保护青蒿素的临床使用寿命,避免滥用,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就“双氢青蒿素对约氏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青蒿素影响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性,但对蚊体内子孢子增值期不起抑制作用,即未能抑制卵囊继续发育到子孢子。提示青蒿素类药物不能用于疟疾预防。为当前有人将其用于预防提出了警示。

五、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

为解决多重抗药性恶性疟蔓延全球的问题,近年国外十分重视复方的研究。双氢青蒿素为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中的首选药,对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无交叉抗药性。而吖啶类抗疟药—咯萘啶与4-氨基喹啉类、嘧啶类、胍类及磺胺类均无交叉抗药性。为此设计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组成的复方。在军科院支持下,进行实验研究,确证二药具显著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指数为7.6,(高于当前广泛应用的蒿甲醚和本芴醇组成的复方蒿甲醚,其增效指数为6),且作用位点多,疗程短。经二药联用治疗恶性疟10例,在12-24小时内,分二次服用,即达高效,40天未见原虫复燃。已获专利证书(专利号:ZL 99109669.X)。

六、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多种剂型

据WHO资料,每天约有3000个婴幼儿童死于疟疾。为此研发了“双氢青蒿素栓剂”,方便儿童直肠给药。又用直接得自青蒿的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制作简便,价格便宜,又不易产生抗药性。均于2003年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七、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

经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在免疫领域具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B细胞高反应性以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自身免疫病,又可提高T细胞的免疫功能。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现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9103346.9)。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2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0-05 15:01:52 PST
标题: Re: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获诺贝尔医学奖
关键字:

诗经 【小雅·鹿鸣之什】 中说: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原来古人早就预料到了。


--

最后修改: admin on 2015-10-05 15:07:58 PST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3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0-06 16:17:20 PST
标题: 奖金怎么用?屠呦呦: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太少了
关键字:

奖金怎么用?屠呦呦: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太少了

文章来源: 央视 于 2015-10-06 14:58: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昨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5日晚间,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原标题:“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知道自己获诺奖

10月6日16时,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一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每天一身酒精味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激励机制让中医药有更多成果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200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4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0-09 16:13:07 PST
标题: Re: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获诺贝尔医学奖
关键字:

屠呦呦得诺奖被官方认定的贡献有7点:
  
一、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越南战争时期,屠呦呦在国内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发现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经大量提取药物,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于1972年、1973年分别就有效部位和青蒿素单体,在海南昌江疟区作首次临床研究,证实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现在世界多国均已广为应用,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屠呦呦于1973年首创其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这在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上意义是很大的:(一)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二)由双氢青蒿素结构中的羟基得以制备各类青蒿素衍生物,增效并扩大生物活性,促使当今国内、外对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更好为人类保健作贡献;(三)经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七年努力,得以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又复燃率低至1.95%的新一代抗疟药,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研制简廉”等优点,特别是经药效学及临床研究,证实最便于病人口服的片剂,在“安全、有效”上,胜于当前注射给药的同类衍生物,被认为是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之优选者!
  三、完成“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七五”期间,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质量研究》中“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对青蒿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
  四、机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为防止青蒿素抗药性的产生,保护青蒿素的临床使用寿命,避免滥用,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就“双氢青蒿素对约氏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青蒿素影响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性,但对蚊体内子孢子增值期不起抑制作用,即未能抑制卵囊继续发育到子孢子。提示青蒿素类药物不能用于疟疾预防。为当前有人将其用于预防提出了警示。
  五、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为解决多重抗药性恶性疟蔓延全球的问题,近年国外十分重视复方的研究。双氢青蒿素为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中的首选药,对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无交叉抗药性。而吖啶类抗疟药—咯萘啶与4-氨基喹啉类、嘧啶类、胍类及磺胺类均无交叉抗药性。为此设计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组成的复方。
  六、根据临床需要,研究多种剂型。据WHO资料,每天约有3000个婴幼儿童死于疟疾。为此研发了“双氢青蒿素栓剂”,方便儿童直肠给药。又用直接得自青蒿的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制作简便,价格便宜,又不易产生抗药性。均于2003年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七、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经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在免疫领域具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B细胞高反应性以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自身免疫病,又可提高T细胞的免疫功能。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From: 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QingJiao/314545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5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0-14 15:47:04 PST
标题: 屠呦呦称将尽量去领奖 祝贺者在门口排20米长队
关键字:

From http://news.6park.com/newspark/index.php?app=news&act=view&nid=123949

屠呦呦称将尽量去领奖 祝贺者在门口排20米长队(图)
新闻来源: 新闻晨报 于 2015-10-08 22:40:25  



  2015年10月8日,国家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药监总局举办座谈会,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



  据成都商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尽管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人民日报社的大楼,但这个躲藏在北京胡同里的小区,却从未距离媒体如此之近。前来祝贺的人们,甚至在屠呦呦家门口的电梯外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


  从一名退休教授,到诺贝尔奖得主,85岁高龄的屠呦呦迎着鲜花和祝贺,却也免不了周围流传着的一些非议。“是否得奖无所谓,是不是三无教授,我也不在意。”屠呦呦说,药做出来了,就是挺欣慰的事。


  7日上午,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她表示,将尽可能前往领奖,“因为到底还是代表咱们中国”。


  祝贺和质疑


  前来祝贺的领导、同事、朋友,最多的时候,屠老家门口的电梯外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


  “集体的研究成果归功于一人是否合适?“屠呦呦是否淡泊名利?”“为什么评不上院士?”获奖后的掌声中,夹杂着一些非议的声音。


  屠呦呦的家在北京市东四环附近一个普通的中档小区,即使同楼层的邻居,至今还不知道,这位年过8旬的老人,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生活异常低调,在小区里,她就是一位普通的老者,和邻居们也多是谈自己的儿女、外孙女,从未谈及过自己获得的荣誉。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一直拒绝接受采访,最后只在6日勉强同意了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4家媒体的短暂采访。


  据小区保安说,6日前来祝贺的领导、同事、朋友,在屠老家单元门口的电梯口外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小区的大门口和楼栋下,还专门安排了保安,对往来者进行询问,尽量减少外界对屠老生活的影响。


  7日,记者来到屠老家,敲门后,她的丈夫李延钊前来开门,虽然他们很忙,也不愿接受记者的采访,李老还是出于礼貌,很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屋内。他们的家整洁、明亮,见记者准备脱鞋进入,李延钊连连说,“不用脱鞋、不用脱鞋”。然后,拉着记者进入客厅。


  由于听力的原因,屠呦呦招呼记者说话时离她近点,身体也倾向记者的方向,专注地盯着说话人的眼睛。


  家里陈设简单、朴实,多是老式家具,只有外孙女的一台钢琴,被擦得锃亮,是屋内最时髦的装点。米黄色的沙发边摆满了祝贺的人们送来的鲜花,更多的鲜花不得不摆放在阳台上。客厅一角的陈设柜里,摆放着屠呦呦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


  屠呦呦说,她对这些荣誉都看得很淡,平时领奖也是和老伴悄悄前往,不愿大张旗鼓。近几年,她在全球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大多没有亲自前往领奖。不久前,哈佛大学授予了屠呦呦一项荣誉,她说自己年龄大了,活动也不方便,便没有前往。“谁知道哈佛大学的奖还没领,这个奖(诺贝尔)又来了。”对于自己获奖,屠呦呦显得有点意外。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找上门来的各种人也多了起来。有人前来说要给屠呦呦写一本书,宣传她具有的“青蒿素”精神,但这一提法被她坚决拒绝了。她的家乡宁波,故居前留影的人也多了起来,也传出要将故居开发价值1.5亿,或保护起来列为文保单位等传言,还有家乡人专程前来送她丝巾等等。


  “集体的研究成果归功于一人是否合适?”“屠呦呦是否淡泊名利?”“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国内却评不上院士?”屠呦呦获奖后,也充斥着各种声音。对于这些,屠呦呦选择了以沉默来回应。


  “老太太太累了。”一旁的李延钊心疼地说。


  以身试毒,不幸中毒


  为了试药,她得了中毒性肝炎,很多同事也得了病。


  做到青蒿这一步时,屠呦呦几乎把可以用的药都筛完了。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一种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面对记者,屠呦呦不断重复着这句自己写在纸上的获奖感言。


  交谈过程中,她一直在强调中国科学家的集体作用,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集体荣誉。她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制成功,这里面有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她告诉记者,“我参加的时候比较晚了,1969年越南主动提出来我们帮助他们,当时疟疾的死亡率很高。我来当这个课题组的组长。”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为了试药,她得了中毒性肝炎,很多同事也得了病。


  提起屠呦呦“以身试药”,老伴儿李廷钊插嘴道:“人家抗美援朝还志愿牺牲呢,吃药算什么呢?”


  成绩的背后,意味着超出常人的付出。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同事们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做到青蒿这一步时,屠呦呦几乎把可以用的药都筛完了,200多种中药,380多次提取试验。这个被命名为91号的试验,是因为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了这个有效的部分。屠呦呦告诉记者,做学问会遇到很多困难,重要的是要坚持下来,不放弃,去战胜这些困难。


  说到自己的家庭,屠呦呦向记者提起,她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结婚已经52年,育有两女。李廷钊的工作也同样忙碌,他参与了多个国内重大科研项目。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4岁的大女儿不得不寄人篱下,小女儿则被送回宁波老家。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


  代表中国,前去领奖


  “我自己已经‘老化’了,是否得奖已经无所谓,也不在意是不是‘三无教授’。”


  “这次能去尽量去,因为到底还是代表咱们中国。”


  前来祝贺的人群络绎不绝,老伴李延钊耐心而热情地接待着客人们,但对于妻子的事情却只字不提,李延钊说,“获奖和我没有关系,我不好讲”。


  获奖后的屠呦呦异常低调,当记者问起,她是否有一些顾虑时,屠呦呦表示,做科学要实事求是,做人也一样……“这些事他们都知道了,简单的说几句,时间都排满了,等会还有单位的领导要来。”采访过程中,为了安排其他前来拜访的客人,李延钊多次打断了屠呦呦的话。“一早起来不知道接了多少电话”,李延钊一边忙于接电话,一边笑着说。屠呦呦也表示,“我觉得也没必要多说了,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你们仔细看下这书,上面都写的有”。说着,她递给记者两本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里面有一小段记录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的历程; 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这两本书一直摆在她的茶几上,便于向来客推荐。屠呦呦说,她对青蒿素很有感情,《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就记录了她的这份感情。


  对于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说,要辩证地看。“说实在,我也没有老是想着得不得奖的问题。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荣誉多了,你的责任也大了。对不对?”她还表示,做人本来就要做点实事,要多做点工作。获奖后,她专程致电亲戚、同事、朋友,让他们保持低调,不要接受采访。不过,她也告诉记者,如果她的获奖,能够作为新的激励方式,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多做点工作,“我就很满足了”。


  对于药带来的诺奖,屠呦呦只知道领奖时间“好像12月什么的”。虽然因为身体原因缺席了华伦·阿尔波特奖,屠呦呦还是决定,“这次能去尽量去,因为到底还是代表咱们中国。”


  这位战胜了疟疾的老人说,自己已经“老化了”,是否得奖已经“无所谓”,也不在意是不是“三无教授”,平和的目光透过和几十年前一样的链条眼镜片。她说:“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


网编:上弦月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6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0-15 14:28:37 PST
标题: Re: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获诺贝尔医学奖
关键字:

超级有意思的漫画】屠呦呦对疟原虫干了什么?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7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1-27 21:40:36 PST
标题: 少年屠呦呦 (转载)
关键字:

From: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hemistry/31419839.html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少年屠呦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7 17:12:23 2015, 美东)

来源:青年报


下月,2015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瑞典举行。届时,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将与其
他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少年时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后转入宁波中学。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医学院
药学系学习。屠呦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
)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和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样,专业报
国,钻研耕耘,默默无闻。直到2011年,她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研究成就,获得拉
斯克奖,震惊世界。 我们想知道,青少年时代的屠呦呦是怎样一个人?在发现青蒿素
的过程中,她与同事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屠呦呦同时代的青年
科技工作者,又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孜孜坚守?我们想知道,在全面推进科技兴国战略
的当下,在航空、交通等领域不断收获更新突破时,青年科技工作者,又在怎样坚守科
技报国梦想?

  青年报记者 胥柳曼

  A04-05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两名科学家一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夜
之间名扬天下。这位“青蒿素之母”是否早在中学时代就崭露头角?日前,青年报记者
特地赶往宁波市,走访了屠呦呦的旧居以及母校等处。“呦呦,呦呦,幽静,优秀”,
是96岁的班主任徐季子对昔日学生屠呦呦最经典的评价。这位宁波市原文联主席料想不
到,当年那位理科平平、文采倒是出众的学生,60年后竟成了“药学大家”。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宁波报道

  宁波旧居周边 曾住着许多大户人家

  位于宁波市开明街26号的姚庆三故居是屠呦呦中学时代寄居之所,毗邻现在的天一
广场、紧挨着天封塔。中学时期,每天,她都要步行至学校。循着故居,青年报记者日
前踏上了还原真实的少年屠呦呦的行程。

  屠呦呦的旧居位于莲桥第历史风貌协调区最沿街的核心位置。公元821年,唐长庆
元年,明州府始迁至三江口建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当年,明州府为解决城内用水
问题,引四明山水源入三江口城中,成了城内两个著名的人工湖——日湖、月湖。当年
的名门望族、达官显贵、佛教庙宇多沿日湖聚集。如今,宁波人只知月湖之水的明澈,
日湖遗址却因年久淤没被填为平地,退出人们的视线。

  这是一栋民国初期的建筑。黑瓦灰墙,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这番景象已是
近年重砌过的模样。深黑的牌上,写着“姚庆三故居”。这位国内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
、前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生前肯定料想不到,他的故居,因为添了一笔“屠呦呦(外甥
女)幼年曾在此居住”而成了热门观光地。

  上前叩了叩门把,“铁将军”紧闭。62岁的戴阿姨不死心,要求青年报记者摄下她
与故居的合影。戴阿姨是宁波人,娘家曾住附近的小沙泥街。小时候,穿过热闹的城隍
庙,她兴许也曾途经这栋老建筑。10月5日,在电视里听闻“隔壁邻居”获得诺贝尔奖
,倍感荣幸。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重访故地。

  “这片保护建筑群门口原来有小摊贩,这几年路都整修过了,环境也焕然一新。这
里的地段可好了,毗邻城隍庙,是宁波著名的闹市区……”眉飞色舞间,戴阿姨补了一
句,“她坚持了那么多年,不容易。听说屠呦呦从小住这里附近,报上一登我就想过来
看看,没想到会撞见你。”

  从上海出差至宁波的白领丁先生将酒店订在了附近的天一广场。举着手机,他兴致
勃勃地拍下了这位“名人”的旧居。

  “其实,屠呦呦并非一夜出名。早在2011年她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美国拉
斯克奖的时候,已经轰动了业内。”丁先生自称并非怀着追星的心态前来,只是淡淡地
点评,“我正好住得离这里较近,顺便来看看。说实话,她坚持自己的方式和理念做事
,功成名就,是幸运的。很多人像她一样,却默默无闻了一辈子。她又何尝不是寂寞了
大半生呢?”

  看着边走边拍的青年报记者,年轻的保安小薛随口说道:“在以前,可都是大户人
家住的呀!”果不其然,再往前前踩点,是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的故居、明王朝开
国元老毛彬后代迁建的“毛家大院”、士大夫第故居、著名的藏书楼后人建的卢氏支祠
等。

  在老同学眼中 她内向低调,学习成绩中上

  从开明街的旧居离开,徒步至学堂,曾是少年屠呦呦每天清晨的必修课。她曾在效
实中学读了高一、高二,后转学赴宁波中学读高三。徒步上学的时间约莫十分钟光景。
同是走读生,家又住得较近,屠呦呦宁波中学的老同学、原清华大学老师陈效中老先生
曾和她结伴同行。

  现定居北京的陈老先生听力不太好,在电话里他大声地回应:“屠呦呦是我的朋友
,我们俩关系挺不错。”他坦言,自己是屠呦呦夫妻俩为数不多的好友兼中学同学。

  在陈老的记忆中,屠呦呦是高三时转到宁波中学的,因两家住得较近,偶尔他会到
她家串门。“屠家有三个儿子,她是独女。屠呦呦的爸妈非常宝贝她,一开始我们不知
道呦呦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是她爸爸为她取的名,来源于《诗经》和《本草纲目》
。”

  “学生时代的她比较内向,话不多,平时上完课就回家,很少参加校园活动。她的
成绩属于中上水平,不高不低。”陈效中和屠呦呦均属于宁波中学51届的毕业生,毕业
后半年他考进清华,她则报考了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因为同在北京,两
人毕业后一直有联系。

  恰同学少年,忆昔日光景,老人努力回忆60多年前那位学生时代的老友。“那时恰
逢抗美援朝时期,班里的同学不是在参加土改,就是去军干校,班里30多名同学后来考
大学的只有10来位……”屠呦呦的另一位宁中老同学翁鄮康则是宁波中学驻京同学联谊
会的联络员。翁老对屠呦呦的印象不深,“我们都是高中同学。印象中她一直埋头学习
,也没有担任班干部。”翁老透露说,屠呦呦获奖当晚,他在《新闻联播》里看到这一
消息,就打电话向她祝贺。屠呦呦的老伴说她正在洗澡,他便让他转告祝贺。

  “她为人十分低调。作为班级联络员,每次开会我都会通知她,但她一次没来过。
可能工作太忙,也可能她对聚会这些事不感兴趣。我们这批宁中同学毕业后50周年曾在
北京办了一个盛大的见面会,她也因故缺席了。”

  屠呦呦在效实中学的同班同学卢珊舟回忆这位老同学时,几乎用了同样的话,“印
象不深”。“屠呦呦的名字我是知道的。但她不太出众,在同学中不管是成绩还是表现
都很一般。就知道同学中有这么个人。很平淡。后来她转学了,毕业照里也没有她。”

  顿了顿,卢珊舟突然想起了什么,“倒是同班同学后来成她老公的李廷钊比较有名
。据说,当年把牛奶省下来给英文老师喝。这位英文老师叫应克孝,很有魅力,也颇具
理想,曾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从事中苏友好的工作。哦,对了,屠呦呦还曾保存了一封
英文老师写给全班同学的信。她一直保留着,直到老师过世前才拿出来,copy给全班同
学,人手一份。这件事上她贡献最大。”

  效实中学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私立中学,学费昂贵,授课老师都很有名。卢珊舟迄今
还记得她们班的数学课老师,被宁波当地尊称为“叶几何”和“蔡代数”的叶建之先生
与蔡曾祜先生。据说,蔡先生在清朝时就留学日本,童第周也是其学生。

  “当时,同学们读书都很自觉,也十分刻苦。课间时大家自己管自己做功课。她也
不例外。”

  >>专访高三班主任兼语文、政治老师

  穿着很朴实,语文非常不错

  65年前的1950年,省立宁波中学(今宁波中学)高三班里转来了一位学生。那一年
,屠呦呦20岁,班主任老师徐季子31岁。

  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很快发现,屠呦呦在一群尖子生中并不出挑,不太引人注意。“
她就是"呦呦"的,人长得清秀,穿着朴实,性格较为幽静、不太爱说话。但读书很认真
。那时刚刚建国初期,各种活动很多,大会小会也很多。但屠呦呦一般都不太主动参加
这样的会,也不是很活跃……”

  现年96岁的徐老是宁波的老教育家(教授),在当地高校从事古代文学理论和浙东
文化研究。当年在班中教的是语文和政治,也是屠哟哟唯一在世的老师。在他印象中,
屠呦呦的语文很好,作文不错,字迹也很工整。“当时班里学霸很多,她在班中的成绩
属于中上,不是特别拔尖。”

  “当时恰逢抗美援朝,很多人报名参军参干,屠呦呦似乎在这方面不是很积极。那
时,基本上是高校直接吸收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进入大学。而她又不一样,是自己考
进大学的。当年我那个班,读清华的有四五个,读北大的也有几个。譬如屠呦呦的同班
同学陈效中,就考进了清华大学,后来当了博导。”在徐老先生看来,班里出了那么多
后来颇有成就的学生和良好的班风是分不开的。当年课堂上,数理化、文史地甚至外语
样样不缺。中学语文里古文选篇囊括了汉书、史记、论语等名著,明清时期的也不少,
这给屠呦呦等一众学生打下了很好的文字功底。

  徐老透露说,屠呦呦中学时住在舅舅家的房子。爸爸是经商的,属于小康家庭。解
放后,她之所以从私立效实中学转学至宁波中学,是因为前者学费较高,后者则属公立
中学,学费较少,给家里的负担也较轻。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宁波档案局一位知情人士的佐证。“屠家在宁波是大家族,属于
耕读人家。但后来因为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屠呦呦和她的部分同学因为缴纳不起学费,
不得不肄业、转学到其他学校。”

  屠呦呦的同班同学大多都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青年报记者拿到的一份“1951年浙
江省立宁中高中毕业生一瞥”中,她的老同学王义遒曾任北大常务副校长,陈效中是清
华数学系教授、徐祖光曾是北京国家安全局处长,其余的很多则是名校教授、退休前担
任各行各业的高级管理职务等。

  陈效中老人告诉青年报记者,“当时班里的男女同学很少说话。我和他的老公是初
中同学,她和我是高中同学。其实她老公很早就倾心于她了,只是李廷钊后来去苏联游
学,两人结婚很晚。”因为关系较好,屠呦呦夫妇俩还曾邀请陈效中参加了所谓的婚礼
。那个年代的婚礼分外简单:一包喜糖、一顿饭就算是正式的仪式了。屠呦呦婚后不久
,有一次陈效中去串门,看到她家中摆满了书籍,和普通新婚人家的摆设迥异,顿时有
些感慨。“我挺羡慕他们俩的,人家新婚夫妻家里很喜庆,他们家却有着浓浓的学习氛
围,家里全是书。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十分佩服他们。”

  之后,因为各忙各的,两家人家会定期聚会。陈效中回忆说,后来屠呦呦开始从事
青蒿素的研究,在闲聊中吐露说研究非常辛苦,也付出了不少代价,这些试验要从几千
种材料中筛选,自己要亲身试验,对身体也有影响。“我当时觉得她非常不容易。”

  >>探访屠呦呦的两所母校

  皆是百年名校,当年中西课程都有

  那么,屠呦呦曾就读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模样?少年时期的屠呦呦到底是在什么样
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呢?11月初,青年报记者探访了这两所母校,亲身感受名校校风。

  在宁波中学的新校址,青年报记者看到教学楼旁,矗立着一块年代久远的石质牌匾
,那是光绪年间,清末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亲笔题写的。

  副校长陆雁对宁中的历史如数家珍:1898年,宁波知府程云俶在慈溪旅沪商人严信
厚和地方名士汤云崟、陈汉章支持下,在宁波府创办了第一所民办性质的新式中等教育
学堂,取名为 “储才学堂”,校舍设在月湖西面的崇教寺 (今宁波市偃月街小学址)
。1904年,储才学堂更名为宁波府中学堂。百年间,曾几易校名。历史上曾是华东地区
重点中学、浙江省重点中学,是宁波市最早的官办新式中学堂之一。

  “当年的宁中有"小北大"的美誉,上世纪20年代初被称为浙东第一名校,校训是自
律自立自强。”从校长李永培的口中蹦出早年的一些名师,听了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早年,学校的中文老师是朱自清,美术老师是丰子恺……”

  在翻看当年执教老师的纪念册时,屠呦呦记起了许多人的名字。在罗尧敏看来,屠
呦呦对体育老师冯马兴的印象较深,少时的屠呦呦身体不是很好,冯老师为她的身体打
下了好的基础。冯老师于去年过世,在同学们中的口碑很好,他还曾送运动背心给经济
拮据的学生。

  屠呦呦高一、高二时就读的另一所百年名校——效实中学起点也非常高。抱着教育
兴国的愿景,早期的创始人有原北大物理系主任何育杰等一批当时著名的科学家,与宁
波当地乡绅、实业家、教育家等联手办学,成立效实学会教育救国。创校之初就提出了
“教育之事,贵有适性,与人适意志,与地适风尚,与时适际遇”的办学理念,并深受
严复物竞天择、效实储能思想的影响。效实1913年的第一届毕业生有11人,考入清华北
大的就有5人。平时上课所用的均是原版英文课本,十分注重实用科学。

  “屠呦呦的爸爸和舅舅当年都是从效实中学毕业的。屠呦呦那时的老师都非常有名
。他们都认为,对学生不能有太多迫性,按学生的身心成长开展教育。”效实中学校长
周千红透露说,当年全宁波其他县城基本没有高中,连小学毕业生在当年都算得上是知
识分子,能考入效实中学十分不易。

  周千红还透露说,“屠老小时候身体不太好,初中断断续续地念书,之后病休了两
年,没读过初三。高中她是以同等学力进效实的,网上传她学习成绩一般,我恰恰觉得
她自学能力很强。”

  青年报记者从屠呦呦在宁波求学经历的档案中查到,1946年至1948年,她的确病休
在家。1948年2月以同等学力进入私立效实中学(今宁波市效实中学)读高一、高二,
1950年2月转学进入省立宁波中学(今宁波中学)读高三。

  [史料]

  她高中各科成绩较均衡

  10月6日,是屠呦呦被宣布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

  宁波中学校史馆馆长罗尧敏推开了资料室的大门。里面放了一排排尘封许久的泛黄
的历史资料。就是在这氤氲了一个甲子有余的故纸堆中,一份份关于屠呦呦的资料被重
新挖掘出来--1951春届高中毕业的师生通讯录、屠呦呦高中时的学籍表、1983年宁中母
校85周年校庆前屠老寄给学校的校友联系表、自85周年到110周年历届校庆纪念册的名
录、1951年春届高中毕业师生合影、当年的教学标准和选修课等。

  罗尧敏甚至还精心考证了屠呦呦从小学到高中时期的复杂的求学经历。“那时宁波
没有大学,所以学生们都报考了"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的学校。毕业
时,当年的风气是报考军事干校,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屠呦呦当年也报了名,但没有被
录取。她当年的化学成绩并不突出,语文课倒还好一点。各方面成绩比较均衡,没有偏
科。

希望学校引导孩子们的价值观

  2015年10月17日。在屠呦呦位于北京的家。

  正值效实中学103周年校庆前夕,校长周千红特地来北京,坐在右耳几乎全聋、左
耳也重症耳聋的老年屠呦呦左边,饶有兴致地听这位老太太絮叨少时往事。因为周校长
自身是教化学课出身的老师,屠老的经历对他有着别样的意义。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打起精神,与周校长聊了半个多小时的青蒿素。“听她介绍完
,我顿时觉得她和她的科研团队非常不易。条件那么艰苦,设备那么缺,但变量又那么
多,想要提炼出想要的青蒿素实在太难了。试问,几百种青蒿素中哪些是自己需要的?
哪个季节的青蒿素是有功效的?她跟我说,经过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只有夏末秋初、尖
尖叶子里的青蒿素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曾听她的一位老师私底下评价过屠呦呦,说她性格坚毅,有很强的意志力。但凡
看中一件事,必然会坚持到底。现在看来,她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反观现在的一些
学生,周千红点评说,“相形之下,未免有些功利,太过浮躁。譬如很多获得物理、化
学知识竞赛的好苗子最终却选择了金融,从事科研的很少。幸好,这几年,我们学校培
养出了姚望、元喆这样的青年科学家和科研人才。”

  “在屠呦呦那个年代,大家想的是为了国家,牺牲小我。作为学校,更有责任对孩
子们的价值观进行引领,现在的青年一代不仅仅需要面上的"实惠",更要有使命感。”
在两人聊天的过程中,屠呦呦向周千红袒露了自己的心愿,即教育是百年大计,希望母
校能探讨如何教育下一代。

  最近,效实中学正在筹备屠呦呦的铜像事宜。对于有人认为学校是给自己贴金的质
疑,周千红有着不同的看法,“对学生来说,有什么比身边的榜样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
激励效果呢?”

  记得昔日同窗的绰号

  看到当年的毕业照后爱不释手

  8天后的10月25日,另一位母校校长、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也带着一干人等在北京
校友会原会长徐祖光等人的陪同下拜访了屠老。坐在李校长前的屠老化了精致的妆,穿
着红色的上装,精神矍铄。

  “阿眯(音)……”看到徐祖光,屠老无意间突然喊了老同学少时的绰号。“嗨!
他们都不知道我叫阿眯。”徐祖光不禁高声“抗议”。但是屠老却不以为然,平淡地
回答:“那时我们就是这样叫的,你的大名我现在还叫不出了。”

  李校长递上了记录屠老在宁波中学足迹的《鹿鸣呦呦 韶华悠悠》纪念画册。看到
当年每每经过的校门和曾经求学的教学楼,目睹1951春届高中毕业的师生通讯录和当年
佩戴在胸前的校徽,她回忆了很多当年的趣闻。

  当看到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浙江省立宁波中学1951年春届高中毕业的师生合影时
,屠老笑起来:“我的照片很多都没有了,你们倒还有,真是下了一番工夫。”这张相
片的背面,签注着全班师生的名单,坐在前排左2青春俏丽的那位,就是当年的屠呦呦
。她反复翻看了几遍纪念册,爱不释手,“这是你们送给我的吧,谢谢!”

  “这是您在1997年5月来母校时,在新落成的林杏琴科艺楼楼顶上留下的合影。这
前排左三就是您。”李校长指着一张合影照对屠老说。在旁的宁中北京校友会原会长徐
祖光先生也提醒道,“那次是我们1951届九位宁中北京校友,组团去故乡宁波,为宁波
的发展建言献策的。我也参加了,你那次还带着青蒿素的项目呐。”

  面对诸多荣誉,屠呦呦淡然地指着客厅柜子里的奖杯和奖牌说,“实事求是地说,
一个奖又有什么呢,不就是一个奖嘛。我想告诉青年一代,我们中国人还是可以的,还
是能做很多事的。主要还是激励机制,老师、同学得给自己鼓气。”

  此次拜访,李校长还送上了学生创作的四幅反映她开展科研工作的Q版漫画,屠老
非常高兴,“学校教学还是很有特色的,以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才出现的,肯定的。我的
事是40多年前的事了,新的事要你们去开拓!


--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72.]


admin
[回复] [修改] [删除] [返回版面] 8  
作者: admin, 讨论版: 奇思异想, 发表时间: 2015-12-10 13:15:30 PST
标题: Re: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获诺贝尔医学奖
关键字:

屠呦呦出席2015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现场(高清组图)




优酷:
屠呦呦发表2015诺贝尔医学奖获奖演说完整版

Youtube: 
Youyou Tu: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 A gif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World


--

最后修改: admin on 2015-12-10 14:17:52 PST
※ 来源: homecox.com  [来自: 128.]


Reply

Please log in first.